首页

女皇视频

时间:2025-05-23 18:28:48 作者:激发夜间经济活力 北京妙应寺白塔将定期点亮 浏览量:14154

  中新网深圳10月24日电(记者 索有为)记者从24日举行的2024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下称“海博会”)暨深圳国际海洋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中国海博会将于10月31日至11月2日在深圳举办,展览总面积约9.5万平方米,来自海内外超400家海洋领域重点企业、机构和组织报名参展。

  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一级巡视员产耀东表示,在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支持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基础上,国务院日前批复了《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深圳“现代海洋城市”的崭新定位,提出加强陆海协同,保护滨海生态资源,培育海洋科研集群。过去一年,深圳现代海洋城市建设工作全面发展。

新闻发布会现场。      彭轩 摄

  深圳市海洋发展局副局长成嶂旻介绍,中国海博会已成功举办四届,海洋周已成功举办两届,两大平台将继续发挥功能,打造兼具专业性和大众性、集经济发展与文化交流于一体的海洋盛会。本届海博会将结合海洋成就展示和经贸活动,搭建企业技术交流和贸易洽谈平台,聚焦深海采矿、海洋能源、智能感知等细分领域,引导行业龙头企业参展,推动海洋贸易合作。

  据深圳市特区建发集团总经理李喻春介绍,2024中国海博会展览总面积约9.5万平方米,其中深圳会展中心(福田)馆内面积约4.5万平方米,集中呈现海洋细分领域新应用、新场景、新技术和新产品;深圳机场码头馆外面积约5万平方米,举办“国际休闲船艇展”。来自海内外超400家海洋领域重点企业、机构和组织报名参展。“蓝鲸1号”“海葵一号”等深远海巨无霸,“太湖之星”“新海鲟”等海上基建顶梁柱,以及无人船艇、水上飞机等海洋高端装备,海上登乘廊桥等将亮相海博会。

往届海博会资料图。   海博会组委会供图

  海博会同期举办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论坛暨世界顶尖科学家海洋论坛、多场高质量专业论坛,邀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国际海事组织、涉海国家驻华大使和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的超150位国内外重量级嘉宾,其中外籍嘉宾超40人、院士10余位,围绕深海科技、海洋航运、海洋生态文明、海洋合作治理等领域议题展开交流对话。

  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文蔚称,2024海洋周以“同一片海洋,同一个梦想”为主题,围绕“艺术海洋”“知识海洋”“味道海洋”“运动海洋”“休闲海洋”“生态海洋”六大板块,举办超100场公众活动,展现深圳现代海洋城市生活的蓝色魅力。其中包括10场海洋音乐会、近40场海洋科普教育活动、超20场海洋生态体验活动、超30场海洋运动休闲活动。

  据悉,主办方还邀请“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成就展”南下深圳举办,展出百余件珍贵展品、南极动物标本。(完)

【编辑:张子怡】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最高法:贯彻从“治罪”到“治理”理念 促进森林生态有效修复

10月,中国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2345.8万部,同比增长30.2%,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79.1%;上市新机型37款,同比下降24.5%,占同期手机上市新机型数量的100%。

“青绿”在张家界山水中翩然起舞 为游客带来文旅新体验

来自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的古丽加那提·阿力比亚提说,这次研学活动印象最深刻的是去天安门广场,那天大家凌晨2点多起床,只为能够亲眼目睹庄严的升国旗仪式。随着国旗慢慢升起,心中涌起强烈的自豪感,她为身为中华民族的一员而自豪,同时也对革命烈士更加崇敬,“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的我们”。她默默地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用自己的知识报效伟大的祖国。

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

8月30日,广西边检总站对外通报:防城港边境管理支队捣毁一个特大跨国偷渡团伙,共抓获组织运送者62人,查获偷渡者49批139人,捣毁中转窝点12个,查扣涉案车辆32辆,追缴涉案资金11万余元。

(乡村行·看振兴)跨越数千公里 浙江瑞安共富工坊收到授课“邀请函”

据悉,协会在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指导下,从2016年起开始探索气象行业科技奖励工作。2020年,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的指导下,正式设立“中国气象服务协会科学技术奖”。在人才类奖项中,风云成就奖为个人最高奖项,旨在表彰在我国气象服务科技领域做出卓越贡献,对气象服务行业科技事业和产业发展有重大影响并得到业界广泛认同的人物;风云人才奖旨在奖励在我国气象服务科技领域做出突出贡献,对气象服务行业科技事业和产业发展有重要影响并得到业界广泛认同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目前已成功组织四届,先后共有8人获风云成就奖,29人获风云人才奖;期间还颁发了33项气象技术发明奖,85项气象科技创新奖。

第32届广博会将首次举办“全空间无人体系”展

概论》在中华民族历史叙事部分,强调了各类人群共同缔造统一多民族国家,以此确认“共有历史文化记忆”的中华民族本体性认知和观念性认同。在中华民族近现代叙事部分,重在叙述各民族共同抵御外敌入侵的百年抗争中形成的中华民族归属感;各民族共同致力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历程中形成的中华民族自豪感,以及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引领的中华民族自信感和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引领,不断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使命感,为各民族凝心聚力、共同奋斗提供了学理依据和行动目标。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